人均 200+ 的街边日料,食材成本低到可怕

0
445

不知从何时起,日式居酒屋如遇春风,一夜间开遍一二线城市的大街小巷。

它们有着几乎差不多的装修风格:印有日文的红色拉丝灯笼缀满外墙,木质门板上挂着浮世绘布帘,边上还放着两盏石灯笼。走进店里,暖色调的灯光照着原木色系的桌椅、蒲团和榻榻米。

翻开菜单,价格也大都很 ” 体面 “:几片三文鱼拼盘 98 元一份,5 个甜虾刺身 58 元一份,一条盐烤秋刀鱼 40 块一份,烤鳗鱼 89 元一份,寿喜烧 288 元一份 ……

不花个几百块,一个体面的都市人走不出日料店。

但从餐饮运营的视角看,很多街边日料店充斥半成品、廉价海鲜,它们的真实成本远比你想得要低。

日本料理分量那么小

还那么贵

吃日料的人,似乎都得有个 ” 小鸟胃 “。

走进街边日料店,你点一份 14 元的飞鱼籽军舰寿司。蓝色小瓷碟端上来了,寿司只有两枚,比美女攥紧的拳头还要小,一口下肚就跟没吃一样。98 元一份的新鲜刺身拼盘,黑色盘子里雾气缭绕、外观精致,碎冰上五颜六色的生肉和配菜摆放得错落有致。可仔细一看,其实只有三片北极贝、三块三文鱼和五只北极虾被掩盖在竹叶、柠檬片和西瓜里。

精致的日料在价格和份量上都很 ” 精致 ” / pixabay

然而,就算又少又贵,也挡不住日料在国内火爆。

日本农林水产省和外务省 2017 年的调研数据显示,2015 年到 2017 年间,日本之外的地方新增近 3.1 万间日料餐厅,其中超过一半是开在中国。中国日料餐厅数量增速达到了 74%,成为日本本土外增速最快的市场 [ 1 ] [ 2 ] 。

到了 2019 年,开在中国的日料店数量比 2015 年翻了两倍。日本驻华大使馆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日本料理店近些年在中国的数量增加到了 6.5 万家 [ 1 ] 。

随着日料店的快速增长,日料在国内也变得更为多样和细化。人们的选择增多,从普通的味千拉面、回转寿司、烧鸟、寿喜锅、鳗鱼饭、到高级怀石料理和 omakase,与之对应的价格也在节节攀升。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内的餐饮消费对主流价格水平在 20 到 50 元左右,超过四成的餐饮门店客单价在此区间内 [ 3 ] 。而日料,留给大众消费者的选项并不多。

根据红餐品牌研究院统计,50 元以下的大众日料比例只占 20.18% [ 4 ] 。而且,你打开大众点评检索一番,50 元以下的日料几乎都是拉面、猪排饭这类的简餐。

在一线城市,一碗配料丰盛的拉面要 40 元起步 / pexels

按照红餐品牌研究院统计,50~100 元的中低端日料比例为 34.23%,101~150 元的中高端日料比例为 21.62%、151~200 元的轻奢日料比例为 8.47%、200 元以上的高端日料比例为 15.50% [ 4 ] 。

也就是说,接近 80% 的中国日料店,起步价 50 块。如果你想吃得更高端一点、更丰盛一点,点个寿喜锅、加点和牛,分分钟人均一百元以上。

甚至,国内的不少街边日料店菜品,售价快赶超日本了。

根据 2022 年 3 月日本总务省统计局数据,日本一份牛肉饭均价 482 日元(约合人民币 24 元),一份天妇罗均价 940 日元(约合人民币 48 元) [ 5 ] ,而在北京双井某家人均 60 多元的日料店里,牛肉饭定食要 42 元,天妇罗套餐要 68 元。

人均更高的日料店标价,可能比这个还要贵。

一份美味的日料套餐价格也同样昂贵 / pexels

美团发布的《中国餐饮大数据 2021》显示,在 2019 年和 2020 年,日料的平均客单价分别是 101.4 和 100.3 元,在所有餐饮品类中数一数二 [ 6 ] 。

要知道,火锅和川菜的平均客单价分别在 70 元和 60 元左右波动 [ 6 ] ,这个价格无论是一个人吃还是聚餐,都能让人吃到撑。

很多人之所以愿意为日料的高价买单,正是因为日料 ” 更高级 “、食材 ” 更鲜美 “。艾瑞咨询的调查 [ 7 ] 解释了这一点,日料爱好者认为日料外观精致,其次它营养均衡、味道清淡,所以愿意为日料花更多的钱。

但实际上,国内很多街边日料店的食材,颠覆大多数人对日料的第一印象。

日料食材成本

远比你想的便宜

日料最大的特色就在于呈现食材原有的味道。为此,必须要保证食材的新鲜度。

以刺身为例,用料讲究的高级日料店会选择冰鲜的鱼生食材。冰鲜,就是把刚捕捞起的海产品,就地宰杀,去除内脏后加入冰块,从而锁住鲜味,接着空运到各地日料店销售。冰鲜鱼肉肉质一般色泽鲜亮、柔软且有弹性,但物流成本会更高。

冰鲜三文鱼是日料菜单上的常客 / pixabay

不过,为节约成本,国内不少日料店会使用冰冻食材。而你根本想不到,冰冻的海鲜有多便宜。

刺身拼盘中的老朋友北极贝,它主要产自加拿大附近大西洋海域,色泽鲜亮,有着玫瑰红的足部和乳白色的肉,口感细腻鲜甜,让人以为它是高级货。

实际上,它一点都不贵。根据 1688 平台的报价,因尺寸不同,1kg 的北极贝售价在 211 元到 306 元不等,以日料店中常用 M 码北极贝为例,295 元可以买 51 到 60 只左右。简单计算一番,一只北极贝的成本也就在 4.9 元到 5.7 元之间,所以一片北极贝刺身的成本,不过两三块。

卖相高级的北极贝成本价很亲民 / 图虫创意

刺身中最常见的三文鱼已经是众所周知 ” 味美价廉 ” 的海鲜了。在采购上,三文鱼分为整条和分段购买。水产业专业人士表示,国内市场的三文鱼原鱼的进口成本大约每公斤 100 多元,分切之后,出肉率在六七成,因此,三文鱼肉的成本大约是每公斤 150 元。

不过,网上的三文鱼报价更低。如果是购买可以直接出餐的三文鱼中段,国产三文鱼每斤 45 元左右,而进口的则每斤价格在 60 元以上。

那么一片 20g 左右三文鱼刺身,其成本也在 1.8 到 3 元范围内浮动。而甜虾则更便宜了。1kg 甜虾大概有 60 到 70 只,批发价在 50 元到 125 元之间,一只的成本不过一两块。

所以,一项项算下来,售价 98 元的刺身拼盘,其原材料成本不会超过 24 元。就这样一份看似高端的餐品,其毛利率高达 75.51%。

一盘售价昂贵的刺身拼盘成本其实很低 / pexels

更糟糕的是,由于海鲜品类复杂,产地多样,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并不好区分,更别说知晓店家们 ” 弯弯绕绕 ” 的坑爹操作了。

比如,有的日料店家为牟利虚假宣传,以次充好。据媒体报道,人均 200+ 知名网红日料餐厅将廉价的美国金标和牛充当澳洲 M8 级和牛,用比目鱼代替鳕鱼 [ 7 ] 。

再往前几年,还有日料店用 ” 李鬼 ” 以假乱真的情形,用淡水鱼虹鳟替代三文鱼售卖,其价格是三文鱼的一半 [ 8 ] 。要知道淡水虹鳟鱼很可能携带有寄生虫,搞不好还要进医院。

生活在淡水中的虹鳟鱼可能携带寄生虫 / pixabay

这些操作在高端日料店中也不罕见,连王思聪都被 ” 收割 ” 过。2019 年 10 月,王思聪在成都一家人均消费 1500 左右日料店消费上万元后给出一星差评。连他都忍不住吐槽:” 菜太一般了 “,” 一看就是忽悠不懂的人的钱的餐厅 ” [ 9 ] 。

此外,那些我们去日料店必点的开胃小菜们:麻辣花蛤、芥末章鱼、海藻丝,它们尽管被装在大小各异的餐碟里,却有着相似的味道,因为这些全是半成品。

半成品并不意味着食材本身不好,但是一小碟麻辣花蛤卖 23 元,其成本可能只有 4 到 5 元。

吃的不是日料,是情调

日料自打进入中国走的就是 ” 高端路线 “。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最早的日料店集中开在日本企业和使馆集中之处,主要为在中国的日本人提供服务,消费价格不低。

随着《东京爱情故事》、《孤独的美食家》和《食戟之灵》等日剧日漫在国内的广泛传播,日料越发受年轻人喜爱,也不再是过往的高端小众品类。随着日料店瞄准年轻消费群体,烧鸟、寿喜烧、居酒屋等品类店铺越开越多,消费价格其实已经逐渐下移了。

日料店是许多上班族消费和聚会的不二之选 / pexels

不过即使如此,日料仍然比正餐、西餐更贵,也更赚钱。

2019 年,《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数据显示,日料店平均毛利率高达 58.32%,比火锅、快餐、西餐都要高一些 [ 12 ] 。

相对而言,街边日料店的人工成本确实低。一是因为日料的烹饪方式相对简单,以生食为主,熟食最多也是油炸和煎烤,简单培训即可上手。不像川菜湘菜需要厨师打磨刀工,慢慢掌握火候,可以说日料对后厨人员的要求不高。

日料半成品较多,除了先前提到的芥末章鱼这类前菜外,像厚蛋烧、章鱼小丸子和天妇罗,都有半成品,只需要简单复炸即可出餐。所以,整体而言,日料的出餐速度快,无需大量的后厨帮工。

所以才有数据显示,日料人力成本只占营业额比例的 15.78%,比正餐、西餐的人力成本分别低 8 个百分点和 12 个百分点 [ 11 ] 。

网红小吃章鱼小丸子其实制作并不复杂 / pixabay

但要说街边日料店真的很暴利吗?

其实并没有。

长久以来,食材、人力和房租被普遍认为是压在餐饮企业身上的三座大山。而人工工资和原料成本的压缩空间相对较小。

根据《2020 年中国餐饮年度报告》,2020 年,餐饮行业原材料成本占营收的四成,且每年以 2% 的速度增长。同时餐企在人力成本上的弹性空间也逐渐消失 [ 13 ] 。

即便人力和食材可以适当缩减,租金压力也会一直存在,甚至房租可占据营业额的四分之一 [ 14 ] ,关乎生死。

而像街边零散、未形成连锁的日料品牌,由于没有规模优势,它们房租议价能力不高,租金成本可能会在营业额的 20%-30% 之间,甚至更高 [ 15 ] 。

要知道,疫情反复,不少餐饮店无法正常经营,但房租不可不交,一大批经营不善的日料品牌先后宣布倒闭。在 2020 年春节期间,只有不到四成的店得以顺利营业,客流量下降近九成 [ 13 ] 。

日料小店亦备受打击,根据《2021 中国餐饮业年度报告》,不少老牌日料品牌逐渐退出市场,日料市场发展低迷,有日料品类门店下降幅度高达 50% [ 16 ] 。

只能说,受疫情影响,日料店并不好经营。

抛开成本和性价比等种种计算,一个人选择走进日料店,理由可能有很多。

如果说火锅店充满了市井味道的快活,那么日料就是都市人体面的代名词。哪怕同样位于街头巷尾,日料店也比炒菜馆子的油烟味更少。

再加之,任何价位的日料店都有着少油少盐的清淡、最大程度保留食材的原味和瓷器碗碟的细致搭配,所以当你掀开布门帘,路过一排排日式装饰品,在店员们高喊 “いらっしゃいませ(欢迎光临)” 声中坐下时,真切地感到一阵惬意,日料它到底算不算贵,似乎不再那么重要。

作者: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