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帅,突然就从娱乐圈消失了?

0
711

大众记忆里统一帅哥标准的吴彦祖↓

近照上热搜的吴彦祖↓

差异之巨大……

让网友不禁感慨:

年华残酷,把大帅哥都磨成了苏大强。

甚至惹得朋友拍脑袋,懂了:

难怪他会在前一阵调侃自己lack of use?

#此处反讽”男性出轨往妻子身上找问题”的现象#

事实上,网友热议的几张照片,出自吴彦祖分享到ins上的一段开车视频:

伴随轰隆作响的引擎声,他对着镜头介绍这辆汽车的情况。

吴彦祖当然并没有真正的苏大强化。

虽说去年初生了一场大病,还因为最初不以为意而耽误了就诊时间,险些丢命,体重随之暴跌16斤,肉眼可见地虚弱了…

但之后恢复得相当不错,45岁的身材和20年前一样活色生香。

唯一的bug大概是发际线不保,额头顶上已经衰退出猫耳朵的形状,

也难怪吴彦祖追忆起高中时光:把所有头发都拿回来。

平平淡淡道出了每一个脱发者的心声。

好在这年头的假发能做到了无痕迹,

前有发量浓密的贝克汉姆因疫情才”秃”然暴露,

后有发际线感人的吴彦祖拍戏时妆发依旧帅气。

是的,吴彦祖去年十月还待在剧组。

可在大众印象里,怎么就是英年早退了呢?

阿祖早几年还是帅哥的顶级标准,当年一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爆红,他作为”好看的皮囊”和高晓松”有趣的灵魂”PK,最后毫无疑问是”我选吴彦祖”。

再想想这两年——

提到吴彦祖也多围绕外貌状态,就好像时隔很久才有机会见到的退圈艺人。

过不了多久,千禧年后的孩子大概就不知道他是谁了。

这倒是橘子君这代人的年华易逝了。

明明没有提前退圈养老,却好像早已离去。

吴彦祖是一个,和他同代的港圈小生似乎也一样。

他们沉寂之后都各自如何?

好像也应了那一句”殊途同归”。

……

第一个要讲的当然是吴彦祖

1974年出生在美国旧金山,祖籍上海,从美国俄勒冈大学建筑学系毕业后,回到香港发展模特事业。

吴彦祖真正进入演艺圈是因为电影《美少年之恋》。

选角一个多月都不满意的杨凡导演,看到他拍的广告就主动上门提议。

一张穿制服的照片,都让林青霞惊为天人。

04年和成龙合作《新警察故事》,吴彦祖也进入了自己的巅峰期。

距离他最近的一部华语片《冲天火》,刚好过去了11年。

这之后几年,国内观众最多在综艺上见见他。

吴彦祖去哪了?

10年和相恋8年的女友lisa在南非举办婚礼,13年女儿吴斐然在美国出生。

这之后事业重心就往美国倾斜了。

哪怕,一开始并不习惯,完全像新人一样。

但,一方面,考虑到家庭和陪伴孩子,在中美两边跑还挺折腾的。

另一方面,在亚洲成功后也收到了好莱坞抛来的橄榄枝。

他连着拍了《魔兽》、《全球风暴》、《古墓丽影:源起之战》、《荒原》等影视剧。

疫情前的最后一个剧组,是在去年10月,与休·杰克曼合作的《追忆》。

但工作之外,生活还是挺闲适的——

ins里绝大部分的内容都关于赛车和改装,

偶尔宣传一下自己在香港开的酒吧,

剩下的都是家庭和回忆,

翻出了从小到大的各种文字和照片,

三代同堂,追念妈妈,

结婚十周年纪念日,表白老婆,

对待女儿就像朋友,开心玩耍打闹,

偶尔也分享一些小吐槽,

比如婚戒的尺码不合适,手指头都戴到受伤了…

偶尔在加州被偶遇,也都是一家三口的日常。

和吴彦祖一样的,还有好哥们冯德伦

98年,两人合作《美少年之恋》,他是演员。

其实早在三年前,就以摇滚乐队出道,他是歌手。

04年,执导了处女作《大佬爱美丽》,他是导演。

11年和吴彦祖牵手华谊,成立突围电影公司,他是生意人。

公司的意向相当远大:

让中国电影突围海外,或者拿外国资源拍中国故事。

然而现实更加残酷:

自导自演的《太极》三部曲还没完成,就已经解散。

对相当多年轻观众来说,冯德伦现在就只是舒淇的老公。

要么是带着爱意吐槽,

要么是变着法子撒狗粮,

唯一的存在感都在舒淇的嘴里。

两人本来是相识二十多年的老友。

曾多次否认恋情,相恋四年后直接宣布婚讯。

一起养猫逗狗,一起拍戏合影,结婚也是在路上临时做出的决定。

婚纱照还是随手挑的头纱配白T。

如今冯德伦的新闻,除了舒淇就是”认不出”:

这是周润发?张震岳?还是高晓松?

冯德伦又去哪了?

他和吴彦祖一样,将重心放到了美国。

只是他向幕后转得更加彻底。

15年监制并参与执导了美国AMC电视台剧集《荒原》,这部剧也有吴彦祖的监制和参演,最后拿下了当季新剧收视冠军,拍了一共三季。

17年,冯德伦又自编自导了中文电影《侠盗联盟》,

这部片子是舒淇和他的婚后首次合作,

还让他直接愁到一夜白头,再也没染回去。

原定男主角冯绍峰当时在台湾拍戏,乘游艇去岛上时因风浪太大撞到脊椎骨折。

辞演是无奈之举,最后换来了刘德华。

最近一部作品,还是18年的《五行刺客》。

华人武术题材的超级英雄剧集,

冯德伦是第一个执导网飞美剧的中国导演,

负责拍头两集,之后的导演也要跟着这个风格来。

冯德伦说自己想破除美剧里对”华人”的刻板印象。

至于效果。

赢得了国外观众的认可,及国内的一致差评。

想要搭建文化桥梁,依旧任重道远。

可最让人感叹的,还是陈冠希

曾经的《无间道》和《千机变》,众人沉迷于他的颜。

《狗咬狗》中肮脏暴力的杀手,也让大家相信他的演。

2008年”艳照门”,一切戛然而止。

陈冠希将电脑送出检修,却被对方泄露了和数十位女性的18禁照片,从明星到名媛。

这之前,各方邀约不断,一年的电影作品就高达六部;

这之后,六年仅三部电影,都是港资,和过去相差甚远。

不少人替他抱屈:

明明陈冠希也是隐私泄露的受害者,你情我愿又做错了什么?

未必多么值得推崇,但也没有任何理由被批斗。

当年他却不得不开新闻发布会,宣布退出香港娱乐圈。

这种戏剧性,让他明明没有离世就不断被人回忆。

每一次展现出疲态,都会引来叹息。

陈冠希这些年的主要身份还是潮牌主理人,

早在03年开创个人品牌CLOT,如今每年营收破千万美元。

但,陈冠希是从来都在尝试复出的。

事件一年后,就在美国拍片。

只是事件发生前拍摄的存货,上映后的效果都一般,没有路人缘,也没有粉丝展现购买力。

相反的,投资方还要担心,如果因为道德问题被封杀,恐怕会血本无归。

弊大于利,倒也理解为何没能继续演戏了。

直到几年后,才慢慢有看重点击率的网剧试探——

14年小成本惊悚网剧《探灵档案》,

15年30分钟微电影《等》,

同年的纪录片《触手可及》,坦然回应争议,

成片塑造出了一个很酷的普通人形象,

狂傲不羁,拒绝循规蹈矩,拒绝被世俗的眼光判刑。

看完基本都是一片”好感度up”的反响,他的试探也溅起了更多水花。

16年网络首秀是做音乐直播,关注度不低,

接着参演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搭配井柏然,饰演男二号。

那会儿正是演员片酬疯狂走高的时候,圈内人表示可以理解。

最后还是赌输了。

电影三年后才上映,陈冠希只剩下零星几个镜头。

这之后,陈冠希又回归了小荧幕。

18年拍了一部《我听我声》微电影,5分钟的剧情俗不可耐,几乎全是励志鸡汤的堆砌。

陈冠希如今的生活关键词很简单:

潮牌、音乐、家庭和SNS。

他依旧做自己的品牌,也参加过好几个线下音乐节,他把自己活成了女儿奴的样子,习惯地表白家人。

但几乎所有的争议都由SNS起。

他会主动出击,吐槽《中国新说唱》,

“台上的没一个rapper”

让节目组导演隔空回怼。

也有被动回怼,和主播/路人battle,

甚至线上约架,不忘直播,

虽然最后网友选择鸽鸽平安……

陈冠希也疯狂吐槽过余文乐,他曾经的同期。

某香港潮人分享了一件外套,来自余文乐的主理品牌MADNESS,余先生点赞。

没想到陈冠希迅速抢到沙发进行嘲讽三连——

难过、新奴隶、但谁不是为了谋生呢?

余文乐最后只是隔空发了一波鸡汤:

“面对攻击你的人,最好的报复就是成功。”

这次,陈冠希得到了更多认可。

只因为余文乐有个”打版乐”的外号,曾经被扒出好几款无新意、无设计的产品。

余文乐,也曾是香港潮男代表,橘子君见过不少男生用他的照片作为头像。

他和陈冠希一直就不太对付:

路线相仿,风格相仿,年龄相仿,硬件更优越的陈冠希自然更胜一筹,和余文乐一起拍《头文字D》,陈冠希都能和周杰伦一起认黄秋生做干爹。

直到08年陈下来,余随即顶上。

他曾经努力打入以沈嘉伟、郭富城、张智霖为首的香港超跑小分队,不惜分期贷款买跑车。

这里面观众唯独不太熟的名字就是沈嘉伟,邱淑贞老公,时尚集团I.T总裁,身家超十亿,也曾帮着余文乐结交了不少潮流大佬。

最后郭富城大婚,唯独没有邀请余文乐,宣布正式破局。

后来在嫩模曝出的聊天记录里,郭富城还吐槽了余文乐是精于人情世故的”世界仔”。

回看这些年的影视综,除了《志明与春娇》,唯一的水花还是和周冬雨的”宇宙CP”。

诚然,周冬雨那会儿因为《极限挑战》的表现被群嘲。

正是因为这对CP收获了一波好感,开启逆袭路人缘的道路。

但周冬雨一路保持热议,还是靠作品得到了大众认可。

再看男方这边。

宇宙CP对余文乐来说,完全是砸进死水里的石头。

溅起一波浪花,恢复死水的状态,和女友王棠云公开婚讯,再恢复死水的状态。

按照一年一部的节奏,余文乐近三年缺少拿得出手的作品。

歌手和演员的事业平平,潮牌如何呢?

14年开创的MADNESS,最初找来明星好友带货,发挥SNS营销的优势。

热度还挺可观,一度登顶带货第一名。

只,后来有些难以为继。

一是看不出新意的设计,二是支持联名款炒鞋的行为。

自然让部分消费者不再买账了。

这两年,余文乐展现的生活,也多围绕着家庭。

今年六月才公开了老婆二胎得女儿的消息。

其实能做到自己简介说的,也算是一种幸福:

“一个嗜好太多能力太小的普通人”。

前面提到的港圈小生,年龄摆在这儿,

他们成长的少年时代,基本就是香港电影的辉煌时代,

到了步入演艺圈的年龄,或者是赶上了末班车,或者已经错过。

普通人到中年,也会遇到职业危机,需要寻求转机,更何况是竞争激烈的演艺圈。

只是大环境的日渐消沉,激化着这一切。

大家或主动或被动的退场,寻求新的市场,开头新的领域,

他们的离开,何不是见证着港圈的衰退呢?

最后一句

我都不敢问零零后的妹妹认不认识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