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师傅从鱼缸里捞出一条活鱼,利落的刀工,将鱼切片裹粉,放入烧的滚烫的一锅热油中油炸。
提前炖好的五花肉,放入热锅油炸上色,出锅立即放入冰水中,切片,配着姜片、葱段、八角等装碗入蒸笼,勾芡调汁,最后洒在已装盘的扣肉上 …
这是电影《饮食男女》的开场。
这里提到的几样菜品,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离不了那一大锅热油。确实,说起中国菜给人留下的印象,炒菜多、油大也算是一种。
当你只吃菜也发胖的时候,可能会怀疑,平常吃得饭菜里油是不是太多了?吃了这么多油,健康吗?
现在我们看爸妈做饭用油一省再省,总是觉得没法理解。因为我们没经历过那种绞尽脑汁,就为了省一点油的日子。从吃不上油到吃油太多,在中国只用了大概一代人的时间。
相比过去,今天的我们确实 ” 油腻 ” 了很多。
2017 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就公开表示,中国 80% 的家庭食用油量超标。我们人均每天食用油的摄入量为 42.1 克,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推荐的 25~30 克的标准 。
比如做菜时常用到的植物油,在 1982 年,一个十八岁干体力活的小伙子,一天大概能吃到 12.9 克油,到了 2012 年,差不多的一个人,菜里面的油翻了两倍半。
食谱中的所写的适量食用油,在实操时却越来越多 / pixabay
大家都知道,中国人是出名的爱吃米面。但相比之下,我们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还在推荐范围内(推荐范围 50%~65%,实际 50.6%),还算可控,而脂肪的供能占比则大幅超标。
2017 年,原国家卫计委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建议,成年人膳食中,脂肪供能百分比应为 20%~30%。然而,《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 2021》却显示,2020 年,我们的脂肪供能比已经达到了 34.7% 。
腰围也在无声诉说着我们吃得有多油,根据一项服装业的数据,中国城市男性的腰围长从 63.5 厘米扩张到了 76.2 厘米。小肚子里沉淀的,都是消化不了的油水。
在油脂的滋养下,我们的小肚腩也越来越厚 / unsplash
不仅是成年人,就连少年儿童,也不能例外。2021 年,一项针对北京市房山区初中生的调查发现,这些朝气蓬勃的孩子们,膳食脂肪摄入已经很不合理,脂肪摄入比例过高,他们的体脂型肥胖率竟然达到了 41.4% 。
2016 年上海疾控中心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有 73% 的上海居民脂肪摄入过剩。其中,市中心、城郊结合部的居民,比较大的问题是吃肉太多;而远郊地区的居民,比较大的问题是作为调味品的油吃得太多。
这基本上概括了我们吃油超标的两大来源:肉和烹饪用油。
现在一个中国人每年吃掉的各种肉大概有 30 公斤,放到 80 年代初,这么多肉差不多够三个人吃的。
对于中国人来说,二师兄可谓是餐桌必备 / pexels
作为吃猪大国,中国 2019 年的猪肉消费量为 4897 万吨,占全球消费量的 46% 。也就是说,仅以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我们吃掉了接近一半的猪肉。
而我们最爱的猪肉,则是肉类中的肥腻王者。猪肉中的粗脂肪含量占比达到了 26.7%,而牛肉的粗脂肪含量只有 15.9%,鸡肉更是只有 7.8% 。
肉吃得多,脂肪自然少不了。这就是为什么,有针对上海的营养调查发现,当地居民吃进去的脂肪,有四成都是来自各种肉,比起过去的两成,几乎翻了一倍。
随着中国迅速的城市化,外来的以肉为主、高油高盐的饮食风格,迅速攻克了中国的各大城市,替代米饭为主食,蔬菜为辅的中国传统饮食结构。
重油重盐,逐渐成为主流 / pexels
人群扎堆的城市,也催生了大量的中式廉价快餐。
说起快餐,就免不了提起酥脆喷香的油炸食品。在东北、华北地区,人们对油炸食物展现出了较高的偏好,这可能就是吃油超标的危险信号。
” 油大才香 “” 宽油 ” 的烹饪观念根深蒂固,多油的不仅是油炸食品,还有很多菜肴制作完成后,还会再浇上一层明油,务求让色泽变得鲜亮诱人。卖相是好看了,但也更不健康了。
2015 年,研究人员随机抽查了北京 6 家中等消费水平的餐厅,记录了消费者们的脂肪摄入情况。结果发现,一个普通男性平均每次就餐,会吃下 128 克肉类、28 克油,折算下来,这顿饭的脂肪供能比达到了 52.7%,几乎是推荐量的两倍 。
随着大伙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下馆子、点外卖已经不是稀罕事。你猜你吃了多少吨超标的美味?
晶莹透亮的美食,背后是超标的油脂 / pexels
如果你受不了每次吃个炒青菜都蹭一嘴油,想突破油腻食物的包围,寻找一块净土,那么南方可能更适合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位博士发现,在南方,传统的饮食模式还很稳定,并没有受到城市化太大影响。想远离腻死人的油,吃点清淡的白米、青菜、鱼虾,往南走就对了。
既然现在的饭菜比以前油腻了许多,那我们是不是真的吃得太油了?
其实,单论食用油的消费量,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比起来不算很多。根据学者的推算,中国每人每年消费的食用油,也就比印度高一点,甚至还没到全球平均水平。
那难道我们吃这么多油,还吃得不够?
油脂特有的香味实在诱人,但追求成为人间油物确实大可不必 / pexels
也不是这么说,如果说经济相关的各项指标需要抢在前面,那在油腻指标上,我们实在没必要往前赶。
至于吃得太油腻有什么坏处,你可能被科普得已经比我还熟悉了。食用油的成分以脂类为主,吃得太多会把你往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癌症等慢性病的死胡同里引。
尤其是动物油,它含有更多的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常吃会显著增加高血脂风险。在吉林松原调查发现,那些常吃动物油的患者,比起常吃植物油的,血脂异常的概率明显高。
自古以来,动物脂肪就是我们所追求的餐桌美味 / pixabay
除了这些大家熟知的危害之外,高脂饮食还有一些更为隐蔽的影响:它甚至可以影响男性的生育力。
2016 年发表的一项针对广州男性不育患者的调查发现,长期的高脂饮食可能会令男性的精液质量下降。正常饮食组的精子存活率平均有 59.5%,而高脂饮食组只有 41.56% 。
不过就算知道了有什么害处,你可能还是不自觉地多吃了油。
在家做饭,除非你很注意油的用量,不然只做一盘炒土豆丝都可能油太多。可要是出门在外,那你更是无处可逃。
在外就餐,不可避免都会遇到摄入油脂过量的问题 / unsplash
外卖、餐馆、食堂有一个算一个,都能让你吃油吃到饱,你总不能天天从家带午饭吧。
如果能注意的话,还是尽量控制下自己吃油的量吧。不然每天吃这么多油,恐怕中年还没到,你就先油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