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上手 iPhone 新电池壳:是个好产品,但你得有个心理准备…

0
1108

我对上一款用背夹电池壳的手机是 iPhone 5s。

没办法,局限于机身容积,这台手机只能配一块 1507mAh 的电池,尽管加上电池后手机厚度增加一倍,但在这台半天一充的手机上,我认为续航才是王道。

▲ 我当年就是用 Mophie 这款背夹电池壳 . 图片来自:Cult to Mac

但随着续航更强的 Plus 系列登场,iPhone 的续航问题终于通过大机身和大电池得到了解决,作为「随身充电宝」的 Smart Battery Case(智能电池壳)也没有了当年的市场刚需。

过去苹果都只是给非 Plus 机型定制电池保护壳,来补充少部分 iPhone 6s 和 iPhone 7 用户的续航需求。直到前年的 iPhone 8,苹果才停更 Smart Battery Case,这方面可能是考虑到对手机无线充电的影响,也可能考虑到了手机厚度的控制。

不过正当大家都以为苹果不会再更新电池壳的时候,苹果却把这个节奏改变了。

最近,苹果在美国官网悄然上架了三款 Smart Battery Case 保护壳,这三款新品不但包括了 iPhone XS,而且还函括了体积最大的 iPhone XS Max、续航最长的 iPhone XR。

今天外媒 9to5mac 就上手了这款新品,体验如何?请继续往下看。

采用硅胶外壳 + 超细纤维内衬设计

提供黑色、白色两种配色

支持 Qi 无线充电及 PD 快充

提供 iPhone XS、XS Max、XR 三种型号

售价均为 129 美元(约合人民币 870 元)

虽然还是驼峰背,但比上一代更好看了

这次 iPhone XS 的 Smart Battery Case 是历届变化最多的一代产品,除了外壳材质依然还是硅胶以外,无论是设计还是配置都有不少变化。

过去苹果在 iPhone 6s 和 iPhone 7 的 Smart Battery Case 上采用的是居中驼峰设计,整体观感就像是汽车改装一样,在一个普通的硅胶壳上「焊接」了一块电池,然后用硅胶蒙皮作为包裹,最后变成个颇为硬核的 Smart Battery Case。

而在这一代产品中,由于 iPhone XS 和 XR 的摄像头从之前的横置变成竖置,因此苹果把之前居中的电池仓都往下移了,并在电池仓和底部用了弧线来连接,总算看上去没那么突兀。

当然,这个调整只是让手机壳变得更好看一点而已,上手感觉依然还是显厚且有份量。

另外,新 Smart Battery Case 的正面也因为 iPhone 的手势交互有着一点变化。在之前版本的 Smart Battery Case 上,我们能看到手机下部会有一个厚厚的「下巴」,上面有几个开孔。

实际上那是前置扬声器,在下巴内有一个 90 ° 的空腔,会将扬声器的发声「传输」到正面的开孔播放,从而不会因为手机壳而影响到扬声器的播放质量。但由于增加的电池和这个厚厚的下巴,手机也就变得更长了。

而这次苹果将新手机壳的下巴部分削减,我认为跟背部电池下移有一定关系。

试想一下,在背部电池下移后,若下巴仍然保留,那么当用户需要滑动解锁屏幕时,用户手拿的是手机的中部位置,刚好是在电池和保护壳的结合处附近,这样手感就会变得奇怪,若是食指较长的用户,会因此摸到相机的边缘位置。

但如果将手机整体的重心都移到下方,那么手感就会比带下巴的方案更加舒适。而且也不会增加机身长度。即便是在最大的 iPhone XS Max 上,厚度虽然明显增加了,但长宽仍然能接近手机的原始尺寸。

这么看来,下移电池确实是个明智的做法。

另一方面,在之前的 iPhone XR Clear Case 上手中,我们也曾经给大家介绍过苹果自家保护壳不全包手机的原因,其实是为了避免手机壳给拇指滑屏带来硌手感。

所以这次新 Smart Battery Case 削减下巴,其实也有一定的操作考虑在内。因为 iPhone XS 和 iPhone XR 都用手势替代了 Home 键,而且电池重心下移,自然也就没必要有下巴部分的存在了。

▲ iPhone 6s 安装 Smart Battery Case. 图片来自:The Verge

至于像安装方式、外壳材质这些细节,新品和旧款产品一致,内部采用超细纤维包裹,通过外翻保护壳上半部分的方式插入手机。

三款 Smart Battery Case 均配备一块 10.1 Wh 的电池,容量为 1369mAh,相比之前 iPhone 7 版本的 8.96Wh 规格还要更大一些。

「Smart」到底表现在哪?

这款产品叫做 Smart Battery Case ,顾名思义,它的卖点就是它比普通电池保护壳更具人性化。

首先以充电为例,由于手机壳本身是没有电源开关,所以当满电的手机装进 Smart Battery Case 时,手机会自动优先消耗手机壳的电量。直到手机壳的电量耗尽,系统才会启用手机自身的电池。

而如果插入的手机尚未满电,那么系统会让手机壳先给手机充满,然后再开始消耗手机壳的电池电量。

这样的好处在于,在接上手机壳后,手机电池是真正能达到扩容而不是单纯的「用完再充」,从而省下二次充电的时间。

这或许也是为什么苹果在产品详情中用的是「延长至 XX 小时」而不是「增加 XX 小时」来表达的原因。

其次另一方面,手机在连接保护壳后,系统会在锁屏和通知中心的「电池」项目中显示当前两个设备的剩余电量。

当然虽说这并不算是个重磅级功能,但相对于其他第三方产品而言,苹果将这个外设做得更像是手机的一部分,而不是个额外的充电宝。

所以「一体性体验」应该就是 Smart Battery Case 对比第三方产品的最具优势的地方了。

不过无论有多强,设备都总有电量耗尽的时候。当手机和 Smart Battery Case 的电量消耗完毕时,我们都可以选择 Lightning 线缆或 Qi 充电器对设备和保护壳进行充电。

在使用 Lightning 线缆充电时,电源会优先给 iPhone 充满电,然后再给 Smart Battery Case 充电。

但由于手机壳隔开了 iPhone 原来的无线充电线圈,因此在无线充电时,电源会先给手机壳充电,然后再由手机壳把电量「转移」到手机里。

换句话说,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设备始终是充电的优先级,这一点其实跟 AirPods 的充电逻辑很相似。

不过,由于不同的充电方式有着不同的效率,因此有线和无线充电的速度也有明显不同:

9to5mac 的编辑将手机壳放在 Mophie 无线充电器上充电,10 分钟后得出的数据是 0% ~ 10%。

而在接上 29W 的电源后,10 分钟的数据是 0% ~ 15%,比无线充电多 5%。因为手机壳能支持 PD 快充,所以有线充的效率会比无线充要快不少。

▲ 新款 Smart Battery Case. 图片来自:iMore

当然如果你觉得前面两种方法都比较费时,也可以将手机和保护壳拆开充电。手机壳内有一颗 LED 提示灯,充电时它会呈橙色,充满后会变成绿色,这点也是和 AirPods 相似。

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Smart Battery Case 的无线线圈被设置在机壳的中间,而不是下方的电池部分,所以在充电时需要主要摆放的位置。

延长续航的背后,苹果还想让 iPhone 成为你的主力设备

苹果在新 Smart Battery Case 上的改进有不少,但更有意思的是,今年苹果不但给 iPhone XS 一款推出电池壳,而且连续航最强的 iPhone XR 也能享受这个「特别待遇」。

按照苹果官网的数据,在接上手机壳后,iPhone XR 的通话时长竟然还能达到 40 小时,即使我们往最短的时间看,上壳后的 XR 也能支持 22 小时的持续上网。

不过,苹果为何要给一款续航本身就不错的产品配上电池壳?

去年苹果在 iPhone 加入了大屏和双卡,其目的是为了给设备增加更能讨好用户的功能和竞争力。但是归根到底,续航这一老大难问题仍然还没得到根本的解决,即便有着强劲性能、双卡双待、大屏幕,最终武林高手也被电量一招放倒。

另一方面,苹果历年在新 iPhone 里不断补充新功能,来提升使用的便捷性。诸如 iCloud、Siri、人脸检测等等,然后再牵连到 app 体验,这些细节其实都跟续航离不开关系。

在之前 iPhone XS Max 和 iPhone XR 的评测中,这两款手机在 4 小时的高压测试后,剩余电量分别是 47% 和 41%,眼看数据还算理想。但面对现实场景的高强度使用,这个剩余电量可能还要减半,显然这对于对标 Android 阵营的新 iPhone 来说,并不能算是绝对优势。

正因如此,Smart Battery Case 在今天已经不止是一个补充品,它的作用还包含将新 iPhone 的特色功能放大的任务。再贴合实际看,解决屏幕、双卡和续航问题后,那么有电量焦虑症的 iPhone 用户也可以把备用机放一边了。

当然啦,尽管 Smart Battery Case 从体验上说确实是个好产品,但要接受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首先,增加手机壳会让手机变得更重、更厚,这对于 iPhone XS 来说可能还能让人接受,但若是如本身就比较厚 iPhone XR 或体积较大的 iPhone XS Max,加上电池壳显然会把两者的体积更加增大、增重。

9to5mac 的编辑用 iPhone XS Max 套上电池壳,然后给出这个评价:

用苹果的硅胶壳和电池壳,体验是完全不同的。因为 iPhone XS Max 本身就已经很大,如果在背上加上一块电池,那么这个设备会给我带来一种坠手感。还好,它握着还算舒适。但如果要放进比较贴身口袋里,那就显得很笨拙了。

另外,比上一代还贵的 129 美元定价可能也会成为它的销售障碍。

平心而论,在这个价位上我们也能找到不少同类的优秀产品,而且在背夹电池壳还没成为刚需的市场环境下,大部分消费者可能也不会为了提升手机续航,而额外付出上百美元的代价。

因此,在成本的高墙下,他们或许会更倾向于价格只有 Smart Battery Case 十分之一的移动电源,来解决手机的续航问题。

题图及正文图片来源:9to5mac / iMore / The Ver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