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可以“ 996 ”,主要得看给多少钱!

0
1209

最近“996 工作模式 “再次刷屏了

很多大咖都开始为它发声:

马云说,能做 996 是一种巨大的福气,但任何公司不应该也不能强制员工 996;

刘强东说,京东不会强制员工 995 或 996,但每个京东人都必须具备拼搏精神;

996 是一种怎样的工作模式?于公司、于个人,究竟是否有益?

“996 工作模式 ” 是什么?

看完这一串数字,有些人可能有点懵,什么叫 “996 工作模式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加班模式:早 9 点到晚 9 点,一周上班 6 天

此外,还有大多数人比较熟知的“855 工作模式 “:早 8 点到晚 5 点,一周工作 5 天。

马云、刘强东力挺的 “996”

也有大咖不赞同

11 日,马云在阿里巴巴内部交流活动上称,能做 996 是一种巨大的福气,很多公司、很多人想 996 都没机会。他表示,” 任何公司不应该,也不能强制员工 996,但是年轻人自己要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刘关关 摄

与马云类似, 刘强东也力挺 “996 工作制 “。12 日,刘强东发朋友圈称,京东不会强制员工 995 或 996,但每一个京东人都必须具备拼搏精神。

刘强东自称能做到8116+8,即早八点开始,工作到晚上十一点,一周工作六天,周日工作八小时。他还称,要为 18 万兄弟背后 18 万个家庭负责,但混日子的人不是他兄弟。

资料图。中新社记者 盛佳鹏 摄

与马云、刘强东正好相反的是当当创始人李国庆。12 日,他发微博称,自己坚决反对 “996 工作制 “,理由如下 ↓

1、每天不算路途,11 小时工作时长,那恋爱,家庭,社交无暇,而这是生活的目的,还是为工作高价值的调节,正是一张一弛。

2、优秀的企业是结果导向,效率导向。

3、管理者提高决策科学性和效率比员工加班更有价值。

4、很多岗位,如程序员,长时间认真写 8 小时程序,回家基本到头就睡,和业务层面靠开会耗 11 小时完全不是一个工作强度。

5、当今公司办公环境经常是降低工作效率的,西方尝试十多年,每周在家办公一天,对文案,编辑很有效。不坐班,弹性工作时间都更适合一批工种。

最后,他说:” 我赞成撸起袖子加油干,那是实干,巧干,苦干,不是低效率地耗时间。”

” 不是不可以 996,主要看给多少钱 “

除了各路大咖,很多普通网友也对 “996 工作制 ” 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人表示认可:

但更多的网友则认为,不是不能 “996”,主要看给多少钱

“996 工作制度 ” 的背后是劳动者被吞噬的生活

武汉科技大学劳动经济研究所曾发布一份职场调查报告,其中数据显示:

12.9% 的人平均周加班时间超过 10 小时;53% 的劳动者有时或者经常在深夜仍然工作;超过 8 成劳动者承受着一般或更高的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处于过劳状态 ……

而隐藏在 “996 工作制 ” 背后的,正是劳动者们日益被吞噬的生活。

” 整个行业都是一样的状态,你没有什么可以选择的余地,要么坚持,要么放弃。”

” 从来不会计算总共加过多少班,这个数字没有太多实际意义。”

” 永远会有项目压着你,没有人不许你休假,但休假就意味着不能按时完成任务,还敢休吗?”

” 每天被闹钟振醒的时候、在路上挤公交的时候,脑子里会闪现出 100 遍辞职的念头。”

……

资料图。张尼 摄

媒体评 “996 工作制 “:吃苦的前提是自身合法权益、待遇得到充分保障

针对 “996 工作制 “,《工人日报》曾刊文称,一些企业以各种理由让员工采取 “996” 工作时间的现象并不鲜见,特别是在一些互联网公司。

事实上,在这种情况下,员工几乎没有个人休息和家庭生活时间,对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和家庭关系都有不利影响。

如果不是为了生存,谁又愿意背上 “996” 的重负?但是,现在随着 95 后步入职场,一些用人单位表示,年轻员工 ” 不接受‘ 996 ’就是不能吃苦 “

资料图。张尼 摄

《劳动法》规定,” 国家实行劳动者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八小时、平均每周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十四小时的工时制度。” 也就是说,如果按“996” 来计算工作时间,除却午休每天工作 11 小时,那么,用人单位恐怕四天就用完了六天的工时上限,那另外两天的 22 小时怎么算呢?

另外,延长劳动者工作时间企业应当支付报酬,工作日延长的是 150%,休息日工作又不能补休的是 200%,如果如此计算话,”996″ 工时制下,算上加班费,企业应支付给员工的薪酬已经比正常薪酬多了一倍以上,那么,有多少企业足额支付了加班费?

年轻人吃点苦是有助于成长,但吃苦的前提是,自身合法权益和待遇得到充分保障。当企业管理者看着财务报表和股价时,享受着各种激励时,是否也应意识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取决于员工,只有为员工提供可持续的发展平台、合理的薪酬空间和可以保障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员工才愿意真正与企业共成长,而不是只为打一份工。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