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陶虹都过着一种 ” 反焦虑 ” 的人生,不被世俗捆绑,也没有太多的野心和欲望。与聚光灯下的浮华相比,她更愿意活在自己的世界,用更多的时间,倾听内心,和自己对话。
” 如果都不能听见自己的声音,你又能听见谁的声音?”
她演过许多复杂的角色,却渐渐发现:最难扮演的角色,是自己;最难走出的戏剧,是生活。
文丨云山
昨晚,《小欢喜》完美收官。
孩子们去了心仪的大学,大人们也开始了新的旅程。在收获各自的小欢喜时,也迎来了人生的小别离。
睽违银屏五年的小陶虹,也收获了演绎生涯中的又一个小巅峰。
在剧中,陶虹饰演的宋倩是一位单亲妈妈,她对女儿英子控制欲极强,让英子觉得压抑,无时无刻不想要逃离。
宋倩的成功塑造,让 47 岁的陶虹再一次火了。
算起来,陶虹远离聚光灯已十年有余。偶有作品面世,叫好声不减。
在这个圈子二十多年,她还是没有习惯聚光灯之下的喧嚣。在波澜顿生后归于沉寂,这是她的风格,亦是她的选择。
” 不需要认识陶虹,认识宋倩就可以了。”
对于陶虹而言,《小欢喜》只是她人生中的一个插曲。她遇见宋倩,短暂地成为她,透过她,来体验那些潜藏在生活之下,内心深处的暗流。
然后,再带着几分领悟,几分困惑和神伤,回归到沉寂的生活。
陶虹身上有一股劲儿,像北京冬天的冷风,呼呼地刮在脸上,小刀子似的。
北方的春天来得迟,1972 年 1 月 15 日,陶虹出生之时,北京还是一派肃杀之景。风很冷,空气仿佛结了冰,但在被冬雪覆盖的土地下,春意已悄然萌发。
生于冬春之交,陶虹的身上有着冬的韧性,也有着春的明媚。尤其是那一抹笑意,眉眼弯成一对月牙,装得下一整个春天。
父亲是高级工程师,母亲是图书馆管理员,生于书香世家,陶虹却走上了另外一条道路。
1983 年,11 岁的陶虹成为北京花样游泳队的一名队员。
陶虹(左一)在游泳队
一开始,父母并不同意,母亲将她从游泳队带回,让她专心学习。后来,耐不住教练和女儿的苦磨,只好将她再送回游泳队。
成为运动员,往后的生活似乎都变成了游泳池的浅蓝色。
日复一日的苦练,一天中有大半时间是待在水里度过的,触目可及的都是游泳池的色彩,梦里也像是在水里漂着。
尽管很喜欢游泳,但其实,陶虹并不是很有天赋的运动员。
刚开始入水,眼前一片黑,什么也看不见,心里慌得很。只能先给自己编两个动作,‘啪’手划一下,人转两圈,慢慢才开始有光感,知道方向在哪儿了。
练了几年,国家队教练见着她,直摇头:条件太差了,别人使出一分劲儿,你得使出十分劲儿,太难了。
但陶虹身上有一股劲儿,不撞南墙不回头。
教练说她天赋差,让她别练了,她偏要继续练下去。这是她喜欢的事,不管别人怎么看,不管结果如何,她在意的,只是过程。
哪怕再苦、再累、再憋闷,浮出水面的那一刻,脸上必是挂着最灿烂的笑容。
就这样,她在游泳池里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小小的一方泳池,装下了她整个少女时代的迷惘和梦想,那里有她的汗水,也有她的泪水。
皇天不负苦心人,1987 年,陶虹进入国家队。
同年,参加全国运动会,拿下了花样游泳集体亚军。此后的六年,陶虹及其所在的花样游泳队获得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奖牌。
在练习游泳的第十年,陶虹站上了第七届全运会花样游泳集体冠军的领奖台。那一年,她 21 岁。
人生才刚刚开始,她却陷入了职业的怠倦期。好在上天眷顾,很快,她就迎来了人生的第一次转折。
1993 年的夏天,姜文来到花样游泳队,为《阳光灿烂的日子》中于北蓓一角挑选演员。
第一眼看到陶虹,姜文就觉得,这姑娘太灵了,笑起来的时候,就像于北蓓从小说中走出来了一样。
当时,本来是看上了游泳队的另外一个女孩,那女孩胆小,不敢独自去谈话,陶虹当时是游泳队的队长,就陪着女孩一起去,没想到自己却被选中了。
陶虹与姜文
第一次演戏,陶虹心里是很胆怯的。在片场,她连机位都找不到。摄影师冲她皱眉头:” 你跟人家宁静比起来,镜头感太差了。”
她呆住:” 什么是镜头感?”
那时,她完全不懂什么是表演,只懵懵懂懂地意识到,她要成为于北蓓,成为那个角色。
渐渐的,她发现,自己爱上了演戏。
电影上映,陶虹所饰演的于北蓓一角,成为电影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扎着两马尾,大大咧咧的,不矫情不扭捏,如清风朗月般的笑容,让人沉醉。
陶虹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饰演的于北蓓
一时之间,片约纷至沓来,但陶虹却没有因眼前的浮华而迷失。
她清楚地知道,单凭一时的灵气,她很难走得长远。于是,她决定放下手中的片约去读书,更专业地学习表演。
在中央戏剧学院那几年,每日要出晨功,陶虹是班长,总是第一个达到操场,不到六点,陶虹的声音就开始在操场上飘荡。
多年后,陶虹在采访中说道,即便有天赋,也要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大概就是那时得出的感悟。
除了陶虹,另一个起得特早的是段奕宏。
那时,段奕宏在班上很自卑,孤寂的一个人,让人无法靠近。
没人愿意段奕宏搭戏,陶虹总是主动和他搭档。他们一起合作的小品,拿到了央戏专业课上史无前例的 100 分。
陶虹和段奕宏大学时期的演出资料
家里穷,离家又远,段奕宏大学四年都没有回过一次家。陶虹知道了,就拉着他去自己家里吃年夜饭。
在表演上,陶虹觉得段奕宏绷得太紧了,时常对他说,你要松一点儿,松一点儿会更好。
少女的热心和善良让少年心动,却不敢言明,只能埋在心里。多年后,段奕宏才在公众场合公开表示,自己曾暗恋过陶虹。
陶虹听闻后,也只是笑着感慨道,他不早说呢,错过错过。
其实,两人的情谊走到今日,早已无关风月,只问真心。
和段奕宏的大器晚成比起来,陶虹的演绎生涯则显得太过于顺遂了。
大二那年,陶虹出演了电影《黑眼睛》。
电影讲述了一位盲人运动员的故事,试镜时,陶虹穿着一身运动服,一推开门,导演陈国星就觉得,是她了。
在之后的拍摄过程中,陶虹一次又一次地给导演创造惊喜。她那一双 ” 看不见的眼睛 “,却装着数不尽的故事,美得让人挪不开眼。
电影《黑眼睛》剧照
凭借这个角色,陶虹拿下了金鸡、华表奖双料影后,还获得了叙利亚大马士革国际影后。对于一个还未毕业的学生 ,这样的起点让其他同学望尘莫及。
之后,在电视剧《空镜子》中,陶虹凭借孙燕一角,获得金鹰、飞天奖最佳女演员。
《空镜子》剧照,陶虹(右)与演员牛莉
十年之后,北京电视剧辉煌三十年评选 32 个经典荧幕形象,陶虹饰演的孙燕名列其中。
不到三十岁,陶虹便把国内电影、电视的奖项拿了个遍。但说起这些奖项,她却显得云淡风轻。比起获奖,她更享受拍戏的过程。
名利于她,终是浮云。
1998 年,陶虹和徐峥在《春光灿烂猪八戒》中相识,小龙女和猪八戒的爱情故事,三分甜蜜,七分苦涩,成为一代人心中不可磨灭的青春记忆。
戏外,两人志趣相投,惺惺相惜,自然而然地走到了一起。
陶虹与徐峥
这些年,随着《泰囧》、《港囧》、《我不是药神》的大火,陶虹渐渐成为 ” 徐峥背后的女人 “。
诸如奉献、牺牲、隐退这样的字眼,不知从何时起,成为人们谈论陶虹时,频频提到的关键词。
但陶虹并不这样认为,她不过是在恰当的时机,选择了她自己想过的人生:
” 我从不觉得自己是在牺牲,只是在做我喜欢的事情,比如和孩子在一起,看她长大。哪天有好的角色我就会演,因为我喜欢演戏。”
她说,在这个世上,没人有权利来决定你的人生,所以也就不存在牺牲。
谈及丈夫的成就,她的眼睛又弯成一对月牙,细长而明亮:
” 自己的先生通过努力,经过这么多年的忍耐,一步一步完成他的梦想,我替他高兴啊。”
其实,陶虹一直活跃在舞台之上。当徐峥的电影在全国上映之时,她的话剧也在全国巡演。
从中央戏剧学院毕业后,陶虹就进入了中央实验话剧团,相较于拍影视剧,她其实更喜欢在舞台上的感觉。
在《四世同堂》中,她一身明黄翠绿夹杂的旗袍,扭着腰肢捏着手绢,活脱脱就是老舍笔下那泼辣娇憨的胖菊子。
《四世同堂》片段
在《长夜》中,她又化作社会底层的农民工,穿上朴素的衣服,在昏暗的舞台上,演绎一场生活的悲歌。
《长夜》剧照
在 2017 年的综艺《演员的诞生》中,陶虹担任飞行导师,和 94 年的彭昱畅搭档,重现经典《末代皇后》,陶虹饰演少女时期的婉容。
无论是回忆中的美好,还是梦醒之后的癫狂,她都演绎得淋漓尽致。一个女人一生的悲凉,浓缩成短短十来分钟的片段。
主题是 ” 疯癫 “,陶虹没有用竭斯底里的方式来演绎,相反,她处理得很轻,却重重地砸在人的心间。
《演员的诞生》片段
此外,陶虹还给导演讲解自己的剧本,针对片场布景提出建议,帮助彭昱畅入戏,诸如种种,早已超过了演员的范畴。
难怪见惯名导的章子怡看完后忍不住称赞:” 陶虹师姐,你们家不应该只有一个导演。”
黄渤也曾多次在节目上感慨,陶虹的导戏能力,不比徐峥差。
自始自终,陶虹从来都不是徐峥背后的女人。
最近,《小欢喜》热映,陶虹在剧中的演技惊艳众人,许多人将这视为陶虹的 ” 王者回归 ” 之作。
陶虹却表示,无所谓回归与否,只是看到了好的剧本,适合的角色,就出来演一下。
接受采访时,被问及《小欢喜》之后是否还会拍电视剧,她半开玩笑式地回答:不会,太浪费时间了。
2002 年时,陶虹和徐峥一整年没有拍戏。那时,他们看着手中的剧本,满是疑惑,怎么能写成这个样子?
没有好剧本、好角色,索性不拍。对于演戏,陶虹一直都是这个态度。不会为了接戏而接戏,多年来,她不过是在清醒地等待。
在更迭变换快速的娱乐圈,陶虹却过着一种 ” 慢生活 “。她从不担心被遗忘,只怕没人记住她的角色。
对于演戏,她有自己的一套逻辑,首先要学会生活,要像人一样生活,才能演人。若总是生活在聚光灯下,就只能演明星了,还不一定演得像。
” 只有在认认真真生活,才对生活有所反思。那些本来拥有的东西、可能丢失的东西,不是你忙忙碌碌的时候可以得到的。”
这个世界变幻得太快,生活像是一场兵荒马乱的逃亡,连记忆都来不及留下,但总得有人慢下来,留住那一抹迅速飘散的美好。
自小离家,又练体育,陶虹的人生充满了竞争和动荡,所以她总是希望能有一个稳定的状态。
” 很早就开始没有归属感,不是说心理层面的,就是身体,物理上的没有归属感,就会希望有一个稳定的东西。”
从某种层面来说,陶虹选择做家庭主妇,是对这种心理的一个补偿。
2008 年,陶虹怀孕,母亲却被查出癌症,父亲又因为照顾母亲过度操劳,心脏病发。
女儿出世,父母相继离世,生老病死在短时间经历个遍,刹那间体会到生命的无常,促使她不得不停下来,重新看待自己的生命。
” 我还没为他们做些什么,他们就走了。” 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她生命中最沉重的遗憾。
那段时间,她患上了抑郁症,常常独自呆坐着,默默地流泪。失眠、昏睡,浑浑噩噩,不知晨昏。
后来她回想起来,直言:” 我非常不喜欢那种状态,活着跟死了差不多。”
直到有一天,她看着咿呀学语的女儿,突然意识到,自己已是一位母亲,她必须振作起来,给女儿做一个好榜样。
她开始调整自己的身心,积极地锻炼身体,学习新的知识。中医养生、辟谷、瑜伽、健身、呼吸课程、心理学、国学 ……
慢慢的,曾经那个乐观坚强,笑起来眉眼弯弯的陶虹又回来了。
在所谓淡出公众视野里的日子里,许多人为了她不再频现银幕而感叹惋惜,她对此心怀感念。
” 只是可能会有遗憾,在最发光、发热、发亮的时候,旁人都对我还有更高期望的时候,忽然甩手不干了,把似乎看上去大好的前程就这么丢掉了,很多人替我遗憾。”
但是,生活终究是属于自己的。于她而言,她终于有时间面对自己,和自己相处,这比什么都珍贵。
不久前,海清、姚晨等女演员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年女演员困境的讨论。在中国当下影视圈,中年女演员无戏可演,角色单一,集体陷入焦虑。
问及对此事的看法,47 岁的陶虹看得更透彻更清醒:
” 从一个大范围上讲,是这个社会对这个年龄段的中年女性关注太少,没有文学作品专门写他们,所以也就没有剧本来表达他们,才会没有这样的角色,演员才没得演。这是一个连锁反应,所以我觉得,真正要去被呼吁的,是去尊重这个群体。”
谈及年龄、中年危机之类的话题,陶虹显得很淡然,她直言,中年危机对于她来说,像是一个不着边际的话题。
47 岁的陶虹,还是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演话剧、做公益、陪伴女儿。
她觉得,现在正是自己的丰盛之年。
年轻的时候虽被光环笼罩着,却懵懵懂懂的。到现在这个年龄,一点一点探索自己,对自己了解了,自信才真正是从里到外散发出来的。
她认为,现在就是最好的时光,未来一定是更好的时光。
一直以来,陶虹都过着一种 ” 反焦虑 ” 的人生,不被世俗捆绑,也没有太多的野心和欲望。与聚光灯下的浮华相比,她更愿意活在自己的世界,用更多的时间,倾听内心,和自己对话。
” 如果都不能听见自己的声音,你又能听见谁的声音?”
陶虹曾在某个采访里分享过一段视频,一个灵巧的胖男孩在兀自跳着芭蕾,周遭的一切都与他无关。
她说,希望自己也能像那个男孩一样,快乐着、放松着、享受着。
不必在乎别人,不必在乎结果。
人这一生,最难扮演的角色还是自己,最难走出的戏剧还是生活。
爱自己,不肆意挥霍自己的人生。活得漂亮,活得自在,便是她这一生,最精彩的一出戏。